2019年4月25日晚,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臣健康”,证券代码:002919)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
名臣健康2018年营业收入5.4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966.07万元,同比下降38.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972.61万元,同比下降55.52%;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下降54.43%。
其中,日化用品营收5.33亿,占公司营收比重的97.65%,同比递减14.56%。
名臣健康对营收的解释为:主要系日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为适应市场主动调整传统流通渠道、优化渠道环节及经销商、调整部分产品结构等原因造成收入的减少,同时因渠道及产品调整,其相应的市场渠道投入和产品推广投入也有所收缩。
名臣健康所说的渠道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是指利用在传统经销渠道的优势地位,深度分销;渗透“家乐福”系统;针对四级市场进行开发和形象营建;年报中未曾提及开发高端洗护新品牌盈蔻和高端家庭健康消毒护理品牌珂驰。
关于“盈蔻”,名臣健康在2019年经营计划中称,利用“盈蔻”品牌新品进入如“屈臣氏”、“娇兰佳人”等日化专营店,打造新的增长点。
其实,高端品牌的打造并非易事,尤其是新品牌。在日化专营店销售高毛利产品具有资金回笼快的天然渠道优势,但渠道商和消费者是否能买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名臣健康的销售渠道主要是经销渠道与现代商超渠道覆盖大型连锁超市、各类商场、便利店、化妆品专营店等销售网点。截至2018年末,名臣健康的产品零售网点数量为3.5万家左右,比2017年末多了2000家左右。名臣健康2018年终端网点略有增加,不过营业收入的增长低于零售增长和行业增长。这也让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的计划落空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其中化妆品类同比增长9.6%。
数据显示,2018年个人洗护品在大卖场增长1.2%,在超市渠道增长5.8%;护肤品在大卖场渠道下降3.2%,护肤品在超市渠道增长2.1%;新兴渠道如化妆品专营店、电商取得较快增速:护肤品在化妆品专营店同比增长23.6%,BTC电商渠道的美妆、母婴、个护、家居清洁市场整体增速为43.9%。(注:数据分别来源于中怡康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北京维恩咨询有限公司)。
令清扬君不解的是,名臣健康的年报惜字如金,很多信息并未披露全面。比如在年报中,名臣健康提及在流通渠道全面推行“258”工程,以经销商为单位,加强百货精耕,增加渠道覆盖率,重视零售末端目标店营建,专注乡镇A类超市,提高品牌形象,形成重点零售网点全面带动城镇销售的局面。
“258”工程大概意思如此,但具体是什么,在年报和网上并未看到相应的解释。
年报披露,2018名臣健康销售费用1.18亿元,同比减少6.52%;管理费用4108.9万元,同比增加4.75%;研发费用1497.83万元,同比减少5.38%,占营收比例的2.74%;存货账面余额1.82亿元,占总资产6.99亿元的26.09%,比例较高。
鉴于名臣健康旗下拥有“蒂花之秀”、“美王”、“初萃”、“高新康效”、“依采”、 “绿效”、“可妮雅”、 “利口健”、“小琦琪”、“金狮”、“盈蔻”、“珂驰”等众多品牌,清扬君认为短期内,名臣健康无法改变高库存现象。当然,这样可能会长期影响名臣健康的周转率,降低企业资金的使用率。
值得关注的是,名臣健康从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一直到现在从未公布过电商或线上渠道的销售情况,但对电商却一直用“电商销售渠道仍迅猛增长”来形容。
在2017年年报中,名臣健康正式提出“寻找合适的电商或线上品牌代运营企业进行合作或开展并购,达到补充现有销售渠道短板,拓展线上销售,提升主营业绩”。而且明确提出“利用资本运作平台,适度做好市值管理”。2018年利用上市以后的资本运作平台,审慎评估标的项目,力争成功运作合作或并购项目,做好公司市值管理。寻找合适的中医药制造生产企业作为标的,利用其生产、销售模式和化妆品行业较为接近的特点,方便合作或并购成功后的进一步整合。特别考虑有一定专利技术或特有配方的中医药企业,研究利用其专利技术或配方在化妆品领域的转化应用,强化主业的技术壁垒,增强公司的技术竞争力。
在2018年年报中,名臣健康再次提及上述属性。这已经充分说明名臣健康对化妆品品类的不足、电商渠道短板和研发应用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自我认识,但好的标的和合作伙伴哪有那么好找?而且好的标的不便宜,整合也不容易。
2018年12月25日晚,御家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决定终止收购阿芙精油母公司北京茂思商贸有限公司;2019年3月20日,中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决定终止收购膜法世家母公司上海悦目化妆品有限公司。
那么名臣健康什么时候可以找到合适的并购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