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妈妈平衡不了事业和家庭,是很正常的。而只有心态平和,才能站在平和客观的立场,看待孩子的成长。

——小婚家

在几周前,我曾做过一个演讲,讲到工作与生活平衡。

当时我说:

想做到工作与生活都兼顾,需要能对自己说三个字:没事儿。

只有对自己说“没事儿”,才能放下负累,工作的时候彻底投入工作,陪伴的时候彻底放松陪伴。

但是当时演讲时间太短,我没有来得及提到更深层的东西。

没有这些更深层的东西,“没事儿”就没意义。

01

当时,我之所以说起“没事儿”,是因为人经常会陷入焦虑-内疚的负面循环,也常陷入相互指责的负面循环。

我们假想这样一个年轻妈妈,可以叫她小蓝,她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在一家上升期的大公司,时不时加班;她有一个小孩,也许刚刚两岁。

她很犹豫到底要在工作上有多投入,她很希望成为事业家庭两不误的那种“光鲜妈妈”,但是多次陷入沮丧:回家太晚孩子已经睡了......

家里人指责,跟家里人吵架,她自己也内疚得要命,然而实际上,她已经比其他同事减少了工作量,成就不如人家,这样就很难成为她渴望成为的舞台中央的人。

她也读了很多育儿文章,知道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她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新时代母亲,独立睿智方法科学,和过去那种强硬粗暴的母亲不一样。

但她不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这样的妈妈。

她在工作的时候内疚于没有好好陪伴孩子,难以专心工作;而陪伴的时候又内疚于没有好好工作,以至于充满焦虑,难以好好陪伴。

对这样的小蓝,我们要告诉她什么呢?

如果只是对她说:

\n

小蓝并不想接受,因为她心里还有恐慌,不能接受拿掉“理想自我”之后的生活状态。

\n

小蓝并不够爱现实中的自己。

\n

这时候她才发现,让她最焦虑的,是接受现实。

\n

04

\n

而“没事儿”,是在这个时候出场。

\n

“没事儿”的涵义不是“没事儿,做错这点事,你也是最优秀的”,也不是“没事儿,做不好,也可以成为理想自我”,而是

\n
\n

“没事儿,成不了理想自我,也没事儿”

\n

前者只是唐璜气息的自我安慰,后者才是超脱的心理来源。

\n

其实,真的没事儿。

\n

恐慌,常常源于对某种状态的想象。

\n

在很多现代女性的焦虑中,恐慌是对平凡后半生的想象。

\n

“我不过是个普通人,哪里也不比别人做得好。工作不是最优秀的,带娃也不比其他人更好。展望未来,我能想到的未来也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n

没事儿,其实接受这一点也没事儿。

\n

这个时候,我们惊异地发现,即便是接受了所有现实,生活也并不是麻木不仁了无生趣。

\n

做一个普通人并不是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人的内心仍然还有柔软,时光也依然还有晶莹闪亮,头脑中甚至有更多流动的思想。

\n

即使承认了自己没什么了不起,也并不是天塌了。

\n

这才是让自己能平静生活的力量,也是应对工作家庭转换的关键性力量。

\n

不是想尽办法让工作家庭都完美,而是接受工作家庭都不完美。

\n

在说“没事儿”之前,更重要的是,先承认“我就是这样了”。

\n

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吧。

\n

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理想自我”。

\n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理想中的好妈妈”。

\n

人类历史十万年,从来不曾有一个温柔明理、睿智温暖、严厉得当、擅长教育、爱与沟通,培养出来的孩子全都是优秀人才、还跟妈妈的关系十分亲近良好的理想妈妈。

\n

我们自己也并不是想象中的新时代理想妈妈。

\n

我们自己的时间有限,好多地方顾不到,孩子的心思我们不理解,跟我们有隔阂,孩子身上发展出各种毛病,粗心、贪玩、坏脾气、懒惰,我们不知道是哪儿来的毛病,只能承认自己的教育并不理想。

\n

孩子的意愿不可捉摸,孩子的成就飘忽不定,孩子的关系时远时近。

\n

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想好妈妈,但孩子心里压根不这么想。

\n

这才是现实,接受吧。

\n

05

\n

为什么需要放弃“理想自我”的追求呢?

\n

在精神分析心理学里,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

\n

“不需要做100分的完美妈妈,做一个Good Enough Mother就好了。”

\n

这个Good Enough Mother,翻译成中文不容易对应,直译应该是“足够好的母亲”。

\n

可是这个“足够好”的意思,在中文和英文里有微妙的不同。

\n

在英文里,如果100分是完美,那么可能70分就“足够好了”。

\n

但中文里,往往说100分是好,但还不够,要120分才是“足够好”。

\n

我们按温尼科特的原意,取“已经不错”的意思,翻译成“差不多的好妈妈”,曾奇峰翻译成“60分好妈妈”,我感觉有点低了,“80分好妈妈”可能比较符合现实。

\n

为什么心理学大师会只提倡“差不多好妈妈”呢?

\n

原因是,一个“理想好妈妈”太容易迷恋于自我的完美,从而一辈子让孩子得不到真正的成长。

\n

孩子的成长必须来源于独立,而“理想好妈妈”是一个为孩子做好了所有事的妈妈,从而让孩子一辈子得不到独立。

\n

孩子要能试错,能有空间自由生长,能走弯路,能走错路,能走投无路,能迷途知返,能破釜沉舟,能破土而出,能自成根系。

\n

能独自经历这一切,才能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

\n

但是完美的母亲把一切都做好了,孩子就没有这样独立的路。

\n

更为重要的是,“理想好妈妈”会下意识拿孩子当作自己的成绩单。

\n

“理想好妈妈”心里往往有线性的对应关系:

\n

不够好的妈妈=不够好的孩子,

\n

特别好的好妈妈=特别好的孩子。

\n

因为有这样的公式,所以容易批判他人的教育,把别的孩子的不好都归咎于其妈妈,而与此同时,自己的孩子有任何不完美,也会归咎于是自己教育不完美。

\n

于是,孩子的不完美,就仿佛是对自己的指责。

\n

“你怎么能考不好?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怎么能考不好?”

\n

区分一个妈妈是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还是当作自己的成绩单,就看她对待孩子挫折的态度。

\n

当我们在生活里见到一个朋友遭遇人生滑铁卢,我们会心疼:“啊,你一定很难过!”或者努力帮助:“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n

换成是孩子考试没考好,把孩子当作是独立个体的妈妈也会同情和安慰:“很难过吧?我能帮你什么呢?”

\n

但是把孩子当成自己成绩单的妈妈会下意识恼怒,指责孩子:“为什么考不好?你怎么能考不好?(你不好=我不好)”

\n

于是,心里越是有“理想好妈妈=理想好孩子”公式,越是不允许孩子失败。

\n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n

换到我们的成年身份就能知道,如果我们工作里遇到上司冷遇、同事排挤、项目失败,当我们满心失落向父母倾诉,希望获得同情和鼓励的时侯,如果父母的态度是:

\n

“你怎么能失败呢?你怎么不会为人处事呢?我可不是这么教育你的!”

\n

我们立刻感觉被推到了千里之外,从此再也不会和父母说心里话。

\n

把孩子当作自己成绩单的父母,永远没法真的站在孩子的鞋子里理解事情。

\n

一个人有成功的自由,也有不成功的自由。

\n

一个人有成功的概率,也有不成功的概率。

\n

只有把孩子的成长与自己的教养脱钩,一个妈妈才能站在一个平和客观的立场上,看待孩子的人生成长。

\n

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松绑,也给自己松绑。

\n

06

\n

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想好妈妈”,也没有“理想自我”或“理想感情”,任何对此的幻想,总会带来某种程度的失衡。

\n

就像追求100分妈妈可能会带来的问题一样,过度追求“理想自我”,就像是在心里给自己安插了一个苛求的妈妈。

\n

她会无止境地看到所有“不理想”的地方,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名义,否定自己,而这个“理想自我”住在自己的身体里,既不能像逃离家庭一样逃离,又没法赶走。

\n

追求“100分感情”会让人与人的界限感模糊。

\n

曾奇峰老师描述过一个案例,一个妈妈和孩子的关系过于亲密,一直都是无话不谈的亲密状态,而孩子大学之后无法和任何人建立正常交往关系,学不会独立,最终退学。

\n

而另一方面,如果过于期望“亲密无间”的关系,一旦对方要求独立,不管是孩子还是配偶,都会让人心理悲痛失衡。

\n

安于“80分状态”,真的不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妥协之后的无能为力,而是我们允许这个世界活,也允许自己活。

\n

满分状态是死的状态,就像小球在一个光滑的山尖上,稍微一碰,任何方向都是下滑。

\n

如果一个人期望的,全是年画里合家团聚的场面,那么生活日常中几乎所有场面,都是不胜凄凉的孤单单的画面。

\n

以“满分想象”的眼镜去看生活,本身就是偏见,看不见生活里正常而珍贵的部分。

\n

唯有放弃掉自己营造的幻象,看清楚现实中自我的形状,才可能进入真的平静和踏实。

\n

其实,哪有什么真的工作家庭兼顾呢?

\n

拼命工作肯定会占用家庭时间,如果我晚间有直播,或者周末参加活动,肯定就没办法陪孩子了。

\n

那也不需要假装自己是完美妈妈,直接跟家人道歉,说抱歉我又要忙,谢谢你们帮我,也就好了。

\n

陪伴家人确实要推掉很多工作,那也就不要想什么风头都占,直接向工作伙伴道歉,说抱歉这件事我实在没法做,还请你们多关照,也就好了。

\n

最重要的是,当你自己接受了自己80分的状态,并带着这样的不完美与这个世界沟通,身段谦逊,世界也可以接受你的不完美。

\n

这个世界接受不了的,是你的较劲。

\n

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没事儿”这个词的力量。

\n

还记得我女儿有一阵子爱发火,我妈妈说她身体里有一个“高高兴兴的小人”和一个“爱生气的小人”。

\n

我妈妈让她把那个“爱生气的小人”扔掉。

\n

女儿沉默不语。

\n

后来我悄悄告诉女儿:“其实,你知道吗,当那个爱生气的小人出来,它是在等一句话。”

\n

女儿问:“什么话?”

\n

我说:“它是在等‘没事儿’。那个爱生气的小人之所以生气,其实就是想等人安慰它,告诉它‘没事儿,一切都没事儿’。下次它再出来,你就悄悄告诉它‘没事儿,会好的’。”

\n

从此之后,很久很久,女儿都没有再发火。

\n

让一个人有勇气去冒险的,不是相信一件事100%成功,而是能承受失败的后果。

\n

这是为什么富人投资更有可能成功,因为心里有“没事儿”,所以敢于尝试更大胆的业务。

\n

当一个人全然接受了现实的自己,那就相当于给一切事情一个安全的底线:大不了就是现在这样,没事儿。

\n

从此之后,人无所畏惧。

\n

这时,你会发现做什么事都是轻盈的,你仍然可以去努力、去尝试、去追求,但你不再恐慌了,也不再较劲。

\n

你会发现,只要你内心的感受和思想还在,什么状态都是不足畏惧的。你甚至能够跑得更有力量,更有冲劲。

\n

因为你成为了你自己,不再需要成为任何人。

\n

因为无畏,所以平和。

\n

关于作者:郝景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8年加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6年,小说《北京折叠》 获第74届雨果奖。授权转载自公号晴妈说(ID:qingmashuo)。文章转载自账号晴妈说(ID:qingmashuo)。

\n

投稿邮箱:1192562621@qq.com

\n

\n

戳一戳“在看”,和小伙伴们一起看吧

\n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