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时代,实体店不可能消失。我们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改变思路,利用新的资源,借助新的平台(比如小程序店等),加强终端养客、营销、经营化管理能力。

这里有2个备选地址,你选哪个?

A店:某县中心绝佳地段门店,店面积80平方,门宽5.5米;二楼正在规划开一家必胜客或肯德基,开门就有生意。但房租每月480元一平米,一月租金约38400元;半年交一次租,还需押金10万元,折算光房租成本就要330400元,资金压力大。

B店:与A店处于同一楼盘,但位于街道拐角内凹处,门店经过一大块空地才可到达街道。店面积50平方,门面宽4米,房租400元一个月。开门是否有客很难说,但胜在不要押金。

店老板的3种思路:

“应选A店。A店位于该县最繁华地段,并且将来还有肯德基等快餐连锁输送客源,人流量大是店面成功的基础,从长远来看A店是最佳选择。”

“应退而求其次,选B店。A店虽好,但作为一家80平米的县城店来说,前期运营成本太高,后期操作压力过大;人流量大并不代表客源多,十几年的老店,选B店可以用老客户来拉动进店。”

“如今实体店生意难做,建议慎重选择是否开新店,或有无其他选址?市中心店、街边店就一定会有生意吗?”

虽说该店主最终将资金和当前经济形势作为最主要考虑对象,选定B址作为新店。但上述三种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想开新店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新店开在哪?

开在社区or商圈?各有活法

把店开在社区或者是城中村,当然优势显而易见:人口相对集中、客源稳定且黏度强;但劣势也非常明显,就是拉新困难。

360化妆品网走访广州碧桂园、丽江花园等几家社区店发现,这里化妆品店的销售增速不大,但每个月的营业额基本稳定,虽然搞了一些活动来拉动,但由于客源有限,作用不是很大,整体状态是:“能吃饱,但吃不好”。

而近年社区店还面临另一个威胁,就是网购。现在很多80、90后从电商平台上购买化妆品,所以店里的客户也基本以老客户为主。一些门店为了应对这一趋势,也已经提供上门化妆、美甲、盘发、送货等服务。

将店开在商圈内或附近,也有利有弊。日前,业内关于“五公里死亡圈”的说法似乎并不适应当前形式,即某大卖场开一家店后,一般会造成其五公里范围内的超市、杂货店等纷纷倒闭。商圈在哪,店就开在哪,攻占当地的主次商圈,已经成为一些化妆品店的开店方针。

追着商圈开店的优势很多,如客流量大、客源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动销活动好做等。例如江苏新星女友化妆品店的直营店基本上都开在各大主次商圈,有好几家店更是挨着各大百货、超市或屈臣氏。其实,这样做无异于虎口夺食,竞争越大的地方,机会就越大,利润也会越高。

但是将店开在商圈内,必然会被周围的同类型店铺围追堵截,一旦经营不善就有可能面临着倒闭的危险。从这些年关店的地理位置统计发现,大多数经营不善倒闭的店都位于各大商圈或步行街,即“要么吃好,傲视群雄;要么倒闭,直接赔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将店开在商圈内的化妆品店,在互联网的浪潮中能够生存下来都在或多或少地做着改变,如扩大体验区将服务体验做到极致等。

步行街还是商场?当然是商场!

如果资金等不是问题,你会选择街边店还是在商场内开店呢?

如果步行街没人了,是否商场生意就更好?

尽管商场的配套设施齐全,而且珠宝、鞋子、衣服、包包、化妆品、娱乐和饮食等一应俱全,如果商场足够大的话,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在商场里呆上一下午。

以前有观点认为商场属于高端消费,一般消费者还是习惯逛步行街,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按消费层次来说也分有中低端商场,而商场的生意并不会比步行街差,特别是在天气特别冷或炎热的时候,这种趋势十分明显。

消费者在哪里,店就活在哪里

选址的困难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实体店经营形势正在改变。但不管是社区店、城中村店,还是街边店、商场内店铺,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也有。正如常德市湘盛日化总经理张德胜提出的:不管什么时代,实体店不可能消失。我们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改变思路,利用新的资源,借助新的平台(比如里的小程序店等),加强终端养客、营销、经营化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