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曾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垃圾分类已经在上海实施了快一个月。当每天被质问“你是什么垃圾”的迷惑渐渐褪去,生活在重点试运营城市的YOHO!GIRL真的很想知道,“垃圾分类”究竟有没有对大家的生活产生什么改变?
垃圾分类,让我有了“不加班”的理由
一名日常加班狗
有时候不是“自觉”加班:),自从开始垃圾分类,我终于拥有了6:30准点起立、和老板说拜拜的底气。
垃圾分类,让我
学会了早起和百米冲刺
Gloria
为了可以赶上小区8:30的早上垃圾房关门时间,我学会了早起与手刀百米冲刺,感觉回到了儿时。
垃圾分类,让我改变了口味
Ju
作为一个垃圾朋克的我,不配住在一个文明先锋小区。我的小区一年前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不仅会有纠错员站在垃圾站前教育你,还会因不好好丢垃圾被居委会阿姨敲过家门。在那之后,我便放弃了我最爱的一家螺蛳粉,因为有汤,我没法处理。
缺一个替你喝汤的人
垃圾分类,让我拥有了不浪费粮食的好品德
Susu
自从吃剩下的食物变成了湿垃圾,现在我为了偷懒,索性全部吃掉不剩了,就连麻辣烫的汤都给它喝掉!自己能消化的,绝不麻烦组织。目测要胖。:)
垃圾分类,让我减少了叫外卖的次数
尼可可
点外卖也变得很麻烦,不如自己在家动手做饭,多健康。不知道饿了么的会员可不可以退钱给我?
垃圾分类,让我再也不在路上吃东西了
Hui
现本地铁里就只有“可回收垃圾”和“干垃圾”两个桶,比如像没吃完的冰激凌、奶茶等,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扔。我曾经试过拿着没喝完的奶茶坐地铁,一路拿回了家。:)
垃圾分类,让我从一个阿宅开始走出家门
土豆
垃圾分类真的消磨了我宅在家,叫外卖的乐趣。于是“饭局”变多了,大家似乎都铆足了劲儿,不想在家生产湿垃圾。(感觉和小伙伴关系都变好了)
垃圾分类,让我和朋友互动更加密切
Star
因为总是赶不上自家小区的倒垃圾时间,所以我现在会伪装一番,把垃圾偷偷放在购物袋里,带去我朋友的小区丢垃圾。(错误行为,请勿模仿)
除了影响大家的食住行,垃圾分类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大家的部分想法。
垃圾分类,让我失去了收快递的幸福感
米兰达
故事是因为我前段时间,买了个花盆,结果收到后碎了。我不知道该把它扔去何处,一周了,它还躺在脚边。每天看到快递,就会觉得脑壳疼。
提问,碎了的花盆,属于什么垃圾?
垃圾分类,让我学会了与垃圾和谐共处
Zoya
我家从此变成了垃圾房。因为我们小区楼下是有扔垃圾时间段的,每天早上7-9点,傍晚6-8点;一过时间垃圾桶就会被收走,让你无处可扔。而我的作息正巧都赶不上这两个时间段,以至于我家的垃圾基本要一周扔一次,真的很心酸……
垃圾分类,让我改变了人生信条
Calin
垃圾分类,让我新增了择偶标准
Jingjing
垃圾分类,让我找到了新的求职方向
Lanshuita
那垃圾分类,对于餐饮从业者们来说,又产生了什么改变吗?
垃圾分类,让我们店员关系变得紧张了(笑)
FINE 提子
我们有时候扔剩余饮料残渣的时候,会不小心把吸管翻入湿垃圾栈里,然后就要“亲手”把它拿出来。牛奶盒也是,需要先洗干净,才能扔进“干垃圾”桶。
垃圾分类,让小龙虾店员开始勤换盘子
一位小龙虾爱好者
以前吃小龙虾,都是一个盘子从头吃到尾。现在吃小龙虾,旁边的服务员会积极换盘子,一边吃一边垃圾分类。(“不过点小龙虾外卖的单子确实少了不少”——来自某小龙虾店员)
垃圾分类,让我们激发了奖惩机制
餐饮周老板
为了让大家更快地适应垃圾分类,小本生意的我们还搞了点奖惩机制,给到每天当值垃圾分类的店员。:)
其实问了一圈,我们发现,当原本“如临大敌”的垃圾分类真的实行以来,大家的生活其实没有想象中天翻地覆的变化,反而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完美适应中。所以接下来的北京和成都人民,请放心地迎接“垃圾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