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断成熟,中产阶级逐渐形成后,家庭观念、家庭价值感不断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消费趋势正在从原来的外在出行消费转向内在的居家生活消费,由外向内,正是消费升级的综合表现力。

对于居家生活类消费的火爆,按照麦肯锡的观点,未来中国“家经济”的最大转变在于消费者的购买经历将从散乱无序、需要大量妥协的多渠道市场,向整合的场景式产品与服务靠拢。

说到场景化,必须要提到居家生活领域的品牌—柔美。从2016年成立以来,柔美就坚持自然、舒适、本真的消费理念,虽然在过去几年场景并未成为零售的一种模式,甚至“场”的作用远未被开发,但柔美已经通过beautymoment(浴室)、relaxmoment(卧室)、sensemoment(私密空间)等场景营造传递自己的消费主张。

柔美运营总监表示:新的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构成了新的场景,新的场景催生了新的链接方式,成为新商业模式的出发点。场景是一种人的体验细节,洞察新的场景可能,构建新的社群和他们自我表达的亚文化标签,引爆社群的参与卷入与主动传播分享,让新的场景成为新的链接入口,新的流行方式,新的生活图谱,新的消费型态以及新的商业溢价能力,从而享受新场景红利。

说白了,场景化让消费者更容易找到自己应该有的标签,让认同感成为可能,通过场景释放内心的消费需求和价值认同。可以预见,场景消费将会成为零售市场的新消费增长点,跨界释放了增长动因。

场景化更多是对生活方式的体现,柔美始终坚持这一点。当然,场景也有延伸作用,柔美创领“以点带面”产品结构,以“内衣”为点,“居家生活品类”为面。以时尚内衣、家居服饰、打底服饰、运动服饰、泳衣等贴身衣物为主,延伸时尚配饰、帽子、毛巾、袜子、香薰、手工皂等。

不管场景打造还是数据赋能或是构建定位,基于产品优势下,消费者的体验和服务更重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消费场景生态的搭建“要以消费者为核心”。

据柔美运营总监介绍,柔美设立了两个消费者研究中心,一个是针对消费需求、产品板块。柔美门店热力图、商品售卖情况、线上反馈这些代表用户需求的数据将被整理到消费者研究中心,通过大数据处理将用户数据转译为用户需求,甚至是发掘用户潜在的需求,再开发新品类,不断升级产品,从而影响实体店销售策略。

在传统零售普遍下滑的当下,柔美突破行业壁垒实现销售逆势增长,400多家门店遍布全国。目前,柔美的平均单店年坪效可以达到3.6万。按照一线城市的水平,一间150平方米的店铺,年营业额可达到450万左右,二线城市相对会有所减少,一年营业额在350-400万左右。

据柔美负债人透露,柔美2019年计划拓展250家门店,其中,将在深圳和三亚落地两家品牌旗舰店,面积将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其余标准门店面积会在150-300平米之间。此外,还会在大学校区附近打造网红门店,给年轻女性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