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着名传记、随笔作家止庵携新书《画见》,和作家赵松一起,在上海机遇空间,为大家带来了以“我的世界美术馆之旅”为题的新书沙龙。两位嘉宾就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欣赏画作对我们有何作用、如何欣赏画作以及具体分析三位画家(马奈、夏加尔、勒内·马格利特)的代表作,说明了去美术馆欣赏经典绘画作品原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中国的美术教育是缺失的

止庵和赵松通过结合自身去美术馆参观、在美术馆工作的经历,分析了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两位老师认为,相比日本、欧美等国家,中国的美术教育相对缺失。

这一点首先可以在群众缺乏去美术馆参观的习惯中看到。止庵认为上海是中国展览最好的一个城市,很多国外少见的展览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但是群众却鲜少参观,似乎觉得相比读书,看画是一件更有门槛的事情。而他今年年初去日本东京参观蒙克展览,则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提前买好门票,却依然要排队一小时才能入馆,现场更看到有日本群众为了欣赏一幅画而反复排五六次长队。

赵松对比了上海美术馆及挪威奥斯陆美术馆的人流量,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上海,美术馆全年人流量实际上只有6、7万,但是仅有100万人口的奥斯陆,全年人流量却有150万之多,也就是说,很多人会在一年里反复地去美术馆参观。奥斯陆美术馆在初期能够去社区普及宣传,中国的美术馆们在全民性的艺术教育上做得显然还不够。

同时,美术教育从中小学时期就没有打下良好基础,很多中小学美术老师本身是不热爱艺术的,多是处于就业的原因就选择了美术学院的师范专业。很多儿童绘画竞赛的参赛作品就能看出来,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其实是扼杀了孩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纵然中国的美术教育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我们也惊喜地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去美术馆参观画展——虽然相当一部分观众并不单纯为了欣赏艺术而去,打卡、晒朋友圈,成了一种时髦的看画方式。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去美术馆欣赏画作呢?艺术和我们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两位老师在现场也分享了他们的看法。赵松认为,长期持续地去美术馆看画,真的会改变一个人对艺术的体会方式以及对世界的观看方式。通过欣赏那些旷世杰作,观者可以逐渐摆脱成人固化、封闭的思维和感受方式,回到孩童那种天真、敏感、不设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会把你从永不停息的日常时间中拉出来,学会独处,进而收获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

止庵老师则从三个层面分析了看画的意义: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有一个审美的认识,这种基本的关于美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美术作品来获得。更高层面的,就是它会帮助我们处理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一方面,伟大的画作含有饱满的情感的感染力,它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去感动人;另一方面,画可以更直观的给我们观念上的教育。很多画家的作品包含了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比如培根的画里就描绘了人类全部的基本境遇。

如何欣赏一幅画?

正是因为绘画艺术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自身与世界关系的根本问题,所以在止庵老师看来,欣赏画,最基本的是与画家取得共鸣。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创作者总是能更准确地发人心声,而且美术比文字等其他形式更加直接和凝练。同时,在欣赏画之前,观者还是要做一些基础知识的准备,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技法和美术史知识。

赵松老师觉得面对一个好的艺术品时,最好的反应就是产生一种自我的感受,回到自己的想象和体验。止庵老师的《画见》也并不想提供标准答案,最好的观看方式就是以自我的方式去看。但是从艺术作品中获得触动,也需要机缘,就像人海中和爱人相遇,一定要多去美术馆看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才有机会收获感动。

从情感到观念,三幅画的具体分析

活动最后,两位嘉宾具体分析了马奈的《阳台》、夏加尔《维捷布斯克上空的裸女》以及勒内·马格利特《创造不可能》,说明了经典绘画作品对我们从情感到观念的教育之用。

马奈《阳台》

止庵老师在1991年拜访巴黎奥赛美术馆时,看到画中左侧黑暗里还有一个人,站立的三个人的面容都是模糊的,象征了这个世界的固定的秩序。前方的女人虽然处于侧坐的稳定状态,但是眼睛却看着外边,想要从中逃离。马奈以自己弟媳莫里索为对象的画,同样也显示出这样的特征。

赵松指出,马奈开启了日常戏剧入画的模式,画面中的几个人都在一个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却又仿佛彼此毫无关系,描绘了人在日常状态下的貌合神离。

夏加尔 《维捷布斯克上空的裸女》

止庵向在场观众讲解,夏加尔的这幅画完全是一个梦。人与城市不成比例,人在天上飘,他其他的画也是这样,这体现出这个女人在画家心目中的重要性。对于夏加尔来说,他想象中的世界可能更加真实。

赵松认为这一特点显示了夏加尔的诗人属性,他的创作其实是一个神游的过程,他会打破你惯常的认识,把某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瞬间变得不可思议。

刚才两幅画虽然一个是写实的,一个是想象,但它们都是情感为主的。现代艺术向后发展,慢慢就变成不是诉说情感了,比如勒内·马格利特的作品。

勒内·马格利特 《创造不可能》

止庵认为,马格利特的这幅画,直观、形象地诠释了“创造”之意。创造根本上就是无中生有,给这个世界增添一样东西。画面中的画家他在画一个人,这个人就随着他的画逐渐变成一个活的人了。这幅画里没有情感的问题,完全是观念的问题。中国古代讨论的有和无、名和实的问题,被他表现出来了。他其他的画作同样也颠覆了我们对世界原有的认识。

两位老师寄愿在场观众,今后可以更多的走进美术馆,在外出旅行中也可以将美术馆作为目的地,能够对于世界上美的事物怀有敬意。

​《画见》是止庵将近二十年在世界各地美术馆观画的体悟写作成的长篇艺术随笔,也是止庵老师耗时最长完成的作品。书中涉及高更、凡·高、马克、杜尚等现代艺术史不可错过的68位艺术家和近200幅作品。在色彩和线条缤纷交错的世界中,作者借绘画作品谈了许多人生、历史、文学、艺术方面的见解,不是“绘画艺术”题目之下的狭隘画论,亦不肯重复网上随处可查的美术史和画家生平的常识信息,而是深刻、深厚的私人审美体悟。生活中的欣喜与孤寂,在这些文字里,都可以找到出口。

我对世界、历史、审美和创造的看法,都写在这里了。——止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