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最有爱的InsDaily 原创出品】
“利奇马”吹完“白鹿”吹,
“白鹿”吹完“杨柳”吹,
自从8月进入了台风季,
国内东南方的人民群众就一直没容易过。
▼
看多了台风刮倒大树的新闻以后,
牛到能扛过台风的树屋,
你又见过没有?
▼
去年超强台风“山竹”过境,
广州的这间树屋就丝毫未损地挺过了大风大雨。
对比一下刚建成的时候,
除了周围的树木枝桠长得茂盛了些,
一切都没怎么变。
有人说,
“这是因为它背后的建筑师
就是有着‘日本树屋第一人’之称的小林崇啊!”
小林建造的树屋有多坚固?
他曾在冲绳盖过的一幢树屋,
离地19米,
在那个出了名的多台风的地方,
愣是撑了7年才寿终正寝。
2006年时建在北海道高原牧场的一幢树屋,
即使后期保养没跟上,
也是直到6年后台风肆虐,
才倒下。
勤耕不辍地建了22年的树屋,
不知不觉替人造了150多个“梦”。
今年已经62岁的小林崇
回想起自己30多岁改行的经历,
仍是满脸的不悔和自豪。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憧憬:
茂密的树林里,
其中一颗大树上有一间小房子,
那是专属于我们的秘密基地。
夏天,我们能在那儿放肆打滚,清凉地避暑;
冬天,它能收纳我们像仓鼠一样收集来的小东西。
住在有山有湖有温泉的静冈县的小林崇,
幼时就这样憧憬着,
但他视它为美梦,没当真,
一直到35岁那年忽然在闹市中发现了一棵树,
还看上了眼。
那时的小林崇,
曾在电视台、跳蚤市场工作过,
刚在原宿开了一家古着店。
忙碌的、清闲的工作都体验了一番,
他却觉得一样无趣,没太大不同。
心里厌倦了这种索然无味的生活,
有天,小林崇无意往窗外一看,
发现了一棵树,
第一次产生了“想要建个房子把它围起来”的想法。
他没犹豫,
虽然完全没有木匠和建筑经验,
但好在有熟人的帮助,
也成功把自家的店面扩成了一家冂字户型的酒吧,
大树被环绕起来,
就像是原先就长在小院子里一样。
酒吧被小林崇取名叫“HIDEAWAY(退隐处)”,
后来又改名为“ESCAPE(逃离)”。
因为他说,
第一次踏进树屋里面的时候,感觉很平静。
“明明就在大都市里,时间却就像静止了一样。”
自那以后,
小林崇便开始为了建树屋而自学建筑知识。
那时候的日本,
没多少人接触过这种建筑方式,
小林崇误打误撞成了先锋领袖。
可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他的树屋永远无关“前卫”,
只是清新朴素而已,
就像是树自己长出来的一样。
然而,
就是这些并不算华丽的树屋,
为无数人带去过希望与治愈。
2009年,
九州鹿儿岛的一位老奶奶拜托小林崇建造一幢树屋。
老人家住在乡下,
从小在山林间玩耍着长大,
如今子孙后辈们却全都选择留在了城市,
孙子们喜欢打机多过喜欢自然风光。
久而久之,
孩子们已经很久没有回老家看望妈妈/奶奶了。
所以她希望能建一幢树屋,
唤起孩子对乡下的兴趣。
小林崇遂了她的愿,
挑了树林外围最高大的一颗
搭起了一幢三层建筑,
帮助这一大家子在树屋团聚。
2011年,日本发生大海啸。
灾难发生4天后,
小林崇加入了志愿队伍
去到了受灾最严重的石卷市救灾。
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失去家园的人们
和失去亲人的孩子、父母的悲伤与痛苦。
3年后,
他接受了公益团队提出的东松岛海啸复兴计划,
决定在小土坡上为当地孩子建一个木制教室。
根据他的方案设计,
木材被层层栈砌,
一路往上延伸。
根据形象,
这幢树屋最后被取名为“树龙”,
因为所有参与营建的人都希望孩子们能像龙一样,
重生后仍能腾飞,
经历磨难仍能积极面对。
2012年,
小林崇在北海道建造了日本第一个无障碍树屋,
服务的对象,
是拥有重度身心障碍的孩子们。
他们常年受病痛所累,
不能走到外面的世界感受人间烟火,
甚至只能家和医院两头跑。
于是有人找到了小林崇,
希望能建造一间树屋,
让孩子们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
过上一段快乐的时光。
“哪怕一生只有一次也好。”
于是小林崇搭建了一幢屋顶尖尖的“魔法屋”。
这样的屋顶别有用处——
哪怕是冬天下雪,房子也不会被积雪压垮,
孩子们随时想来就来。
大门也是经过特意设计,
无门槛,并且由一条水平桥连接到小坡上,
这样坐轮椅的孩子便也能顺利出入。
他还为东伊豆町的保育园
设计过一幢小巧可爱的建筑。
弯曲的扶梯,
像是自带魔法。
攀着树木“生长”的树屋,
跟孩子在绘本故事书里看到的秘密基地一模一样。
除了替老人、孩子们圆梦,
小林崇也爱帮大朋友们
梦回纯真年代。
日本最大的树屋建筑“Kusukusu(嘻嘻)”,
就出自小林崇之手。
沿着小道走进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进入了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庞大的钢铁支架
为行人支撑出了一个小型游乐区:
36米的步道、咖啡休闲区和顶端的小茶室,
只为了不伤到底下拥有300年树龄的樟脑树。
所有人都能在这里轻松惬意地享受
忙里偷闲的时光。
有了童趣,
适当地,还能加点禅意。
置身在那须雨林中的茶树屋,
像悬浮在半空中。
树枝从它体内夺窗而出,肆意生长,
旁边一条溪流缓缓流淌。
树屋里外所有的材料都来自附近的土地,
还带着自然的气息。
人坐在里面,
就像被自然包裹,
然后你静静地听溪水潺潺,
听雨水打在树叶上,
透过窗户观察一切。
这都是在繁忙都市中享受不到的悠然。
“在生活里我们会有很多事要忙,
有很多烦恼,但是进入树屋,
静静地待一会,
就会忘记这些烦心事,
回归最真实的自己。”
坚持着这份信念,
小林崇才会一做20多年。
时光荏苒,
小林崇已从昔日迷茫的30+青年,
变成了如今世界各地都有他的建筑,
人们嘴里亲切可靠的“树屋大叔”。
会在开工前花心思研究枝叶走向,
从而设计和调整树屋结构;
动土前要“敬树神”;
实在不得已要锯掉树枝,
都会给切口抹上防菌、防水、防蛀的药膏,
俨然半个“树木医生”。
虽然他的作品并不都是精致美丽的,
但来找他造梦的都知道,
自己看重的从来不是这个。
“真正意义上的树屋,
从窗户望出去,
可以看到令人心旷神怡的森林大海。”
懂我们想要的感觉,
这才是大家爱他、爱他的建筑的理由。
END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们,
每日给您推荐最新最时尚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