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追踪末日松茸”群展在泰康空间启幕。策展人刘倩兮,艺术总监唐昕。参展艺术家郭城、刘月、毛晨雨、铁木尔·斯琴、王凝慧。

“追踪末日松茸”是泰康空间春季2019年春季的第一个展览。主题引自人类学家安娜·秦的着作《末日松茸》,她考察了松茸这个生长于险恶的原始森林的古老物种与“人类世”的丰富关联。而蘑菇又在诸多原始宗教、巫术或道教传说中成为一个始终无法绕开的讲述符号。展览尝试把人类世所具有的当代性启示与某些源自非西方文明的哲学性和精神性内涵做以连接,通过松茸,让此刻与彼刻相连。

生物学家发现,如果没有其他物种,生物就无法发育,也就无法成为“它们自己”。松茸无法在人工的种植环境中存活,但却极易适应被人类侵蚀的自然地质;它是广岛核爆之后第一个长出的生物,它深谙寄生之道,也懂得如何与其他物种交换资源、合作共存、调和而生。正是这个被许多人奉为的餐桌上的珍馐启发了我们:当我们的文明成为了一场不可重复的试验,当我们注定无法回到田园牧歌的往昔,我们依然可以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之上找到共存的契机,并以此去回应那个人类世的未来。

艺术家们的作品又都和非西方的远古文明发生关联,以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从而得到了很多灵感。在当代探讨关于“人类世”和远古文明之间的叙述作以连接,这是这个展览最基本策展思路。

展览启用了泰康空间的整个一层展厅,由两个整体形态不同的空间构成。进入泰康空间,首先,向左是一个被蜂窝板重新隔成的空间,从隔出的狭窄通道进入展出了王凝慧、毛晨雨、郭城的作品;向展厅的右手走,进入由刘月利用泰康空间上一个展览产生的装修材料相互挤压、抵触作用支撑而形成的千变万化的形态和空间,其间有艺术家铁木尔-斯琴、王凝慧的作品。

王凝慧《无题》综合媒介 尺寸可变,2016

展览地图指引的第一件作品来自1983年生人的王凝慧,先后获得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国际关系学士学位,以及加州艺术学院艺术学士学位和纽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现任上海纽约大学的客座助理教授。她的作品《无题》的作品材料来自地球上可以找到的种种不明物质,化学元素,或者小化石等等综合材料构成,还有一些源自此处或彼处,地球或外太空的宇宙图片,链接了未知的炼金术和奇幻的活性物质。

毛晨雨 《细毛家屋场粘土矿开采现场》数码打印 180x1 20cm, 2018

毛晨雨《傩教经济》 高清视频,彩色有声14分钟50秒,2018

毛晨雨,《宋朝No.1——岩石,贺兰山》,综合媒材装置,30x25x15cm,2018

毛晨雨 《宋朝No.1喜鹊,洞庭湖》综合媒材装置 25x25x30cm, 2018

毛晨雨 《宋朝No.1--稻种, 细毛家屋场》综合媒材装置 30x25x1 5cm, 2018

影像作品《细毛家屋场粘土矿开采现场》、《傩教经济》的作者毛晨雨,是电影作者,艺术家,稻电影和麋鹿大学项目主持。2016年开始共组“谷神变”团队,策划了系列展览项目。1976年生人的毛晨雨以田野调查的工作方式完成这些参展作品。

《傩教经济》是当地的傩戏,也是当地的一种宗教仪式,他想探讨的是现在人怎么再认识神这个概念,怎么再去造神,什么样的东西会被我们当成神来供奉。另一方面,因为很多原因,很多神在现在的农村里在消失。比如,当地原来有窑神,是窑洞里面会供奉的神。但是后来因为地下有矿藏可以用,就开掘了窑下的矿,窑神也自然地就消失了。作品提示现在当代人如何再去理解“神性”的问题。

毛晨雨另一系列的装置作品《宋朝No.1-岩石, 贺兰山》、《宋朝No.1--稻种, 细毛家屋场》、《宋朝No.1喜鹊,洞庭湖》、《宋朝No.1- -宋朝》,是真正的琥珀,用松香为材料去包裹一块岩石,一些稻种,一只喜鹊。包括真实的宋、晋、五代的陶瓷器物,放置于绿幕前。绿幕大家都知道是电影拍摄人物的表演环境,可以方便把人单独提取出来,便于后期处理。所以他借用了电影拍摄场景,希望使这些作品脱离线性的历史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去掉了时空的概念,去掉了语境的概念。让我们重新去认识这些人类的物品,或者是从地质找到的这些物品,我们怎么再去重新去理解时间的问题。

郭城 《琥珀No.1》 混凝土、钢筋、不明物40x40x18cm, 2019

郭城,《琥珀No.4》,混凝土、杂物,9x9x3cm,2019

郭城以现代人使用过的塑料、玻璃、金属等等杂物包裹进混凝土呈现了他的装置作品《琥珀》

郭城《琥珀》系列

郭城的《琥珀》系列装置,以水泥包裹现代的人造物,就就像自然原始的树脂包裹的自然物。以人造物“琥珀”模仿自然物的“琥珀”。自然状态下的琥珀,是某个地质时期留下的生物印迹。郭城的作品《琥珀》里边是他在工地找到的一块混凝土里发现包裹了一个塑料叉子、玻璃、金属、手机壳。这些虽然是现在人类使用的物品,但是被混凝土包裹后风化若干年之后,也形成类似琥珀的状态郭城,1988年出生,先后获得上海同济大学工业设计工学学士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产品设计文学硕士,2013年至今兼职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

构成空间隔断的蜂窝板材料,在视线的中间形成光圈状的朦胧效果

刘月,《缓坡-泰康空间》局部,空间内的现场废料,尺寸可变,2019

王凝慧的影像作品《角锥体与抛物线1》与刘月的作品在一起

刘月 《缓坡-泰康空间》局部

刘月所有作品《缓坡-泰康空间》都没有用任何的钉子,不用一钉一铆,包括延伸到天花板的部分。所有的材料互相间产生力的支撑,以及和重力的关系,最终达到一种特别脆弱的稳定,因此看展览的观众走动过程中要留意脚下,小心破坏这个脆弱的稳定状态,以免造成坍塌。他利用整个空间原有的结构,创造了自己作品的空间结构。可以设想这是个考古发掘的现场或是废墟的现场。和另一个空间形成的博物馆的感觉有种时间的错位。刘月说:“就像我们此刻看到的太阳实则都是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认知的一切物也都存在于过去的时刻。只有真正的接触并融为一体,才能让这些物、这个空间和自身成为此刻的‘现在’。”因此,刘月尝试在一个有限的维度和距离中将物体之间的关系逼向极点,通过最直接的接触来消除物质间相互的时差,从而与物体、空间以及与自身平行的“现在"真实共存,使现场成为一个没有认知时差的极点空间。1981年生人刘月,200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目前生活和工作于上海。

铁木尔-斯琴的虚拟现实影像作品《新协定VR 1.2版》在这个被刘月作品包围的立方体空间内

带上VR设备观看铁木尔·斯琴的作品

铁木尔-斯琴,《新协定VR 1.2版》,虚拟现实影像,10分钟,2018,图片由艺术家和魔金石空间提供

铁木尔斯琴的《新协定VR 1.2版》虚拟现实影像作品由专门培养植物的灯和下面他模拟的“自然环境”地貌以及VR设备共同形成这件作品,他把它当成一种“生物”来看待。1984年生人的铁木尔斯琴是中国蒙古族和德国混血儿。他又在美国印第安地区生活了很长时间,他的成长的环境与东方文明,古印第安文明有紧密的关联。但他又在基督教文化下的印第安文化,所以能很清晰地能感觉到非西方的人类古代文明,怎么去认识自然和地质的关系,与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在古代非西方文明里,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完全融合的。西方人类社会和自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是要征服自然的,自然只是荒芜的风景。但是在铁木尔斯琴理解受到影响的文明里,这两者是完全融合在一起。对自然的认识就是人类文明里的一部分。

铁木尔-斯琴 《新协定运动:第四部分(丹霞1钦利模拟图,夜晚1) A. B》(局部)灯箱,双联 各200x100cm, 2018

铁木尔-斯琴的《新协定运动:第四部分(丹霞1钦利模拟图,夜晚1) A. B》图像是用3D建模的方式做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风景摄影,每一部分都是建模做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虚拟一定是不真实的,但在他看来虚拟也是另外一种真实,所以他用虚拟的数字化方式再创造一个世界。

王凝慧,《角锥体与抛物线I》,16mm胶片扫描至高清录像,6分钟38秒,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胶囊画廊提供

王凝慧的影像作品《角锥体与抛物线1》,拍摄了墨西哥的玛雅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被认为是联通另一一个世界的档案发送门,与宇宙天体进行交流;射电望远镜也是连接另一个维度的通道,用于与外太空中的外星体通信。艺术家试图在作品中探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地球与外太空之间,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信号的相互渗透。玛雅金字塔是那种角锥体,角锥体与抛物线是一种行星机体,用于传递和接收异世信号,相当于起到收听和发声功能的器件。

金字塔作为古代人类去理解宇宙或试图与外星生命连接的形态。然后他又去现在的中国贵州的天眼基地,专门研究外星人的基地拍摄了射电望远镜。他父亲是理论物理学家,后来他又在加拿大还有美国上学。他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父亲讲物理学、天文学的现象,但是他会觉得和中国的神话故事没有什么分别,都是人类去设想整个宇宙的想象。只是科学家会试图用一些方法去证明,有可能这些东西是存在的,但是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是无法证明的,这些对他来说和那些神话故事有同样的结构。

王凝慧《无题》 陶瓷、铜、苔藓 尺寸可变,每件13x7-100 cm.2019

王凝慧的装置作品《无题》,使用了苔藓,苔藓和蘑菇某种生存状态挺像的。策展人刘倩兮认为这件作品完整地回应了这个展览想说的问题。首先,苔藓是特别需要水的,必须有很多水它才能够生长。如果没有水它就会死掉。但水会让下面的铜氧化进而会分解消失,很薄的一层铜片。展览经过两个月可能会分解掉,所以它们是两极的状态,一个是需要水,一个是被水分解。怎么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下共生,像一个实验的,所以我们可以看两个月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王凝慧《无题》釉陶瓷, 6x202x206cm, 2017

王凝慧另一件作品是陶瓷作品《无题》,每个局部表面非常光滑。这件作品像龟裂的土地,表达了废墟的感受。如同人类现在与生态环境间的状态。我们是走在干涸龟裂的土地上,我们之后要往哪个方向走?

编后语

当我们回到这个展览最初的概念源头,关于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生存关系。在安娜-秦看来,“人类纪” (又译:人类世)一词引发了跨学科对话的契机。正如很多批评家所指出,人类纪在被概念化的过程中存在缺陷。但是他们或许也同意,人类纪确实开启了一场不凡的多学科对话。艺术家是最早在自然科学之外将人类纪观念引入公众视线的人。他们的工作在鼓励多学科对话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就像盲人摸象,时间带给我们困境,但也暗藏谜底。它被回溯的同时,也被给予期待。回溯的时间流向历史,期待的时间指向未来。我们一面在此刻考古和挖掘,一面把它放进博物馆留给后代观看。就就像站在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花园里,在分离又交错的无限种可能中,最终汇聚成唯一的此时此刻供我们体验。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刀耕火种、蒸汽机、芯片、核爆……当代性不专属于某个时代,人类印记的意义恰恰存在于每一个历史的当代性中,伴随着我们进入了“人类世”。

在有关人类世的叙述中,地质的变化已不仅仅是自然演变的过程,而是被人类活动深深参与、影响和篡改。地质不再是博物馆里封存着的遥远记忆,它与我们今天的现实互为因果、变成了当代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技术带来的危机、环境被侵蚀、战争不断爆发……所有这些我们此刻面对的纷扰,都毫无保留地影响到地质。地质的时间变成了我们此刻的时间。

自然与人类文明间的边界被人类世的叙述打开,自然被囊括进关于我们自身的讨论中,也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而这恰恰与许多东方的、玛雅的或印第安文明中的自然和宇宙哲学不谋而合。于是现实变得奇妙:当车轮带着人类印记碾压着时间不断向前行驶,我们竟渐渐与那些曾经熟悉、如今却又如此陌生的远古文明相遇、合流。那些对非线性时间观念的把握、对多元宇宙论的认识、对自然的理解、对精神性的追求、对非人类的关照,是否会为我们的当代困境撬开一个新的出口?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19日。